【企業(yè)文化】《講永生的燈塔水母的故事,說人類長生不老的科學啟示》
日期:2020-09-27 閱讀數(shù):
請教科學家,世界上有永動機正式出現(xiàn)過嗎?請教生物學家,地球上有永生生物存在嗎?科學家回答,永動機還在研究試驗之中;生物學家回答,永生的生物還真的存在,它就是海洋生物燈塔水母。既然地球上有生物可以永生,那么號稱生物界最聰明智慧的人類,能夠借鑒燈塔水母的研究,解決自身長生不老的課題嗎?下面我講永生的生物燈塔水母的故事,說人類長生不老的科學啟示。
(一)
聽過傳說秦始皇派童男童女求仙,祈望自己長生不老;看過名著《西游記》的讀者最深的印象,似乎就是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但這只是神話故事。目前人類還是不能不死的,媒體報道的年紀最大的也僅是一百多歲。不過在地球上,卻有著一種十分奇特的生物,它的壽命很長,甚至可以說是長生不死,這讓地球主人的人類還真是極為羨慕嫉妒??!那么,這種奇特動物叫燈塔水母是永生不死的代表,它長生不老的秘訣在于干細胞的分化過程,能夠不斷的新生。
講燈塔水母(學名:Turritopsisnutricula):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體呈鐘型,直徑約4-5毫米,身體透明,能夠看見紅色的消化系統(tǒng),狀如燈塔,因而得名。燈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現(xiàn)出鮮艷的紅色,橫斷面為十字型。多生活在熱帶海域。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為食。燈塔水母可以從水螅體無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生物。在20℃的水溫中達到性成熟階段需要25至30天。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區(qū)的海域之中,但因為遠洋船舶排放的壓艙水,使它們逐漸散布至其他鄰近海域,擴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
有觀點認為,“和普通水母在有性生殖后的死亡現(xiàn)象不同,燈塔水母性成熟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個體還能夠重新回到水螅型。 并且這個過程并沒有次數(shù)限制,所以燈塔水母也被人們稱為“長生不老的水母”。當然,永生也并不能代表它們不會死,因為燈塔水母一般都只有5mm大小,所以它們只能獵食比自己小的浮游生物,對于那些比它稍微大點的生物來說。”
在2010年,Ma & Yang在其發(fā)表在網(wǎng)絡刊物《自然與科學》上的一篇介紹燈塔水母的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將其稱為“不會死亡的動物”。文章稱,燈塔水母可以從成熟期階段“輪回”到幼年的水螅狀態(tài)重新生長,這樣它便擁有沒有界限的生命。由于擁有這樣的特殊能力,燈塔水母從原來的棲息地加勒比海,擴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并出現(xiàn)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巴拿馬地區(qū)。研究者們相信,燈塔水母是通過依附在大船船底,“暢游”了彼此交匯的大洋。
正是燈塔水母這種令人嫉妒的“特殊能力”,引起了國內(nèi)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全球讀者和網(wǎng)民們的極大興趣。此報道一出,加上近年來部分媒體的炒作,一些網(wǎng)友推波助瀾的跟帖,導致了最近在中國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很熱鬧的關于燈塔水母“返老還童”、“長生不老”的討論。這看似奇妙的生命演變過程,關于它的記錄是否真實且具備科學性?它對于人類長生不老有什么生物學的啟示呢?
燈塔水母生長過程的形態(tài)
(二)
關于科學的辯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國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動物學專業(yè)徐潤林教授在查閱大量國內(nèi)外文獻資料后,從嚴謹?shù)目茖W角度出發(fā),揭開了燈塔水母的“真面目”。
按照現(xiàn)代的科學觀點,生物體由生到死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網(wǎng)絡上對燈塔水母這種“逆生長”現(xiàn)象炒得很熱,有些還說得好像很有道理,如果這種現(xiàn)象存在,就徹底推翻了生物學的基本規(guī)律。
對于世界上的科學實驗結果所說的燈塔水母擁有“逆生長”能力,徐教授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質(zhì)疑――假設燈塔水母是長生不老的,它從一種狀態(tài)轉(zhuǎn)換為另一種狀態(tài),姑且認可它是從成年轉(zhuǎn)變?yōu)橛啄隊顟B(tài),那么其生命狀態(tài)應該從變?yōu)槌赡曛?,能夠再度轉(zhuǎn)變?yōu)橛啄?,這才叫做“長生不老”,如果生命形式僅僅轉(zhuǎn)換了一次,就不可以稱之為“長生不老”。也就是說,“長生不老”應該不只是一個循環(huán),而目前掌握的有關燈塔水母的實驗研究文獻中都沒有清楚交代這一點。因此,徐教授認為,并不能將燈塔水母兩種生命形態(tài)成功轉(zhuǎn)換一次的現(xiàn)象,武斷地認作是“長生不老”。
燈塔水母的生命周期
徐教授指出,光靠這個實驗結果事實上并不能推斷燈塔水母具備“逆生長”的能力。“因為很多實驗研究的條件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或者說這些條件的改變也不像實驗室里那樣劇烈,因此我們不能將實驗室里的研究結果簡單地下結論。其實,就燈塔水母這個例子,也只能反映出它具有一定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因而,可以這樣說,燈塔水母在一般條件下仍會死亡,其 “長生不老”的說法或許只是基于一個不嚴謹?shù)目茖W實驗以訛傳訛的不實結論。
此外,網(wǎng)上還廣泛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如果把一個燈塔水母切開,它能在24小時內(nèi)變成兩條水蛭蟲,72小時后長出觸角。就算把它打碎,只要它的細胞完整,也可以變成一條水蛭蟲,重新開始生命,這是因為它有再生基因。
徐教授則這樣解釋:“低等動物的自我修復或再生能力是較普遍的,也有很多種方式。等級越低,這種能力就越強。例如扁形動物的渦蟲,通過切割手術,會長出很多奇怪的樣子;蚯蚓被剪掉一小部分后,會以再生的方式重新長出來。而在我們認為的高等動物身上,這種能力就下降或消失了,如果人類缺了一條手臂,再長出一條來是不可能的……低等動物的自我修復機制與目前學術界很關注的脊椎動物干細胞機能研發(fā)實驗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但根源在哪,目前尚不清楚。”
低等動物的再生和修復能力
我以為,人類可以研究學習借鑒燈塔水母,為人類的長生不老服務。這比糾纏燈塔水母是不是長生不老的生物,有意義得多。
(三)
焦慮的人們,關注人類的數(shù)量增多,地球承擔過重了該怎么辦?期待的人們,關注長生不老,希望借鑒燈塔水母,實現(xiàn)永遠生存。還有人死了,立即把自己的軀體冷凍起來,想往科技進步的那一天,可以讓冷凍的軀體復活。
關于燈塔水母的生命概念及生物學意義,盡管觀點不一,但是,卻給科學家研究人類的長生不老,點燃了探索的火種,如燈塔照亮科技進步的前程。在學術界看來,只是用另一種方式存活了下去,個體的意識是否還存在,這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但燈塔水母特殊的永生屬性,卻給人類帶來了幾絲曙光?或許正是細胞的這種變化過程為“燈塔水母”打造出了不死之軀。而控制燈塔水母這一神奇功能的是它特別的基因。當燈塔水母成熟到一定階段, 基因會控制其返老還童。
學習、模仿、效法燈塔水母,實現(xiàn)長生不老,比吃長生不老藥,要現(xiàn)實;比吃唐僧肉要理智。人類的科技進步的成果,比比皆是??萍歼M步的生物學戰(zhàn)略,任重道遠。細胞的科學研究,基因的科學研究,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燈塔水母需要科技工作者的關注,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人類探索長生不老之路,是曲折而艱巨的,必須后繼有人。教育工作者,應當通過燈塔水母的科普教育,讓人類的后代,關注地球,關注生物,關注科技,關注長生不老。
可是,如果在我們的孩子中,提出關于燈塔水母方面的問題,有多少個孩子能夠回答?有多少個孩子能夠關注?難道這不是我們的科普專家、科任教師需要思考的課題嗎?特別是在稀缺科技館的農(nóng)村,我們農(nóng)村的學生,他們知道長生不老的燈塔水母嗎?
因此,我呼吁:一是加大我國技術進步的投入,強化科學研究,加強生物科學和生命科學的研究。二是加大科普宣傳,發(fā)揮科技局、科協(xié)的職能作用。三是發(fā)揮科技工作者的職能作用。四是發(fā)揮科技館、科技陣地的作用。五是發(fā)揮學校的科普作用,讓科普進學校,進課堂,讓學生從小就在心田里種下愛科學、學科學的種子。五是發(fā)揮媒體的傳播作用,如電視、電影、自媒體等的作用,讓科普撥亂反正,深入人心。六是彌補科普短板,加強農(nóng)村的科普宣傳,提高農(nóng)村的科普實效。
如今,科技的力量,科普的力量,潛力無限。燈塔水母的生物魅力,啟示今天、明天和未來。如果秦始皇當年知道有長生不老的燈塔水母,他一定會派人去抓些燈塔水母,先研究,后品嘗。
(2020年8月19日)